线索.3”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开幕:一种"逸出"状态的线索叙述
线索.3”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开幕:一种"逸出"状态的线索叙述
来源:艺术中国
作者:
发表日期:2016.05



展览开幕现场


2016年5月12日下午,由舒可文担任策展人,展出方力钧、王音、萧昱、杨茂源4位当代艺术家5年来阶段性创作的《《线索.3》展览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由中国民生银行、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主办,北京民生文化艺术基金会、上海民生艺术基金会、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共同协办。展览清晰地展现了4位艺术家5年来所尝试的新的艺术创作方法,绘画媒介和语言的转变,以此探索中国当代艺术生态新的考察模式。
展览现场

方力钧水墨作品 69.7x32.6cm 纸本水墨 2015

方力钧水墨小稿

王音 风景习作 19×24cm 纸本水彩 2013

一种“逸出”状态的线索叙述和艺术生态新的考察模式

《线索》系列展览启动于2005年。该系列项目是由方力钧、王音、萧昱、杨茂源与舒可文共同商量的一种线索叙述,由舒可文担任展览策划。每隔5年做一次,今年是第三个五年。《线索.3》展览依然延续了此前的工作理念方式。
方力钧绘画新作

杨茂源回忆展览缘起时说:“我们四个人是特别好的同学和朋友。2005年,方力钧提议做一个我们4个人的展览。我记得方力钧当时说展览叫‘线索’比较好。大家都知道线索是和时间有关系的,一个纵向的东西,15年做了三次,其实这15年对于艺术家是最重要的时期。时间对于艺术家是很难的问题,这个展览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反省机会。因为展览的时候中间发生了很多变化,每个人的工作都呈现了不同的方式,这对美术馆的策展带来了特别大的挑战,但是美术馆最终还是把这个展览特别好地呈现了出来。

“线索”的想法来自一种伙伴性质的讨论,它既不是一个有清晰主题的展览,也不是一种作品汇集,更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文献展。无论对其中每一位艺术家的作品展,还是对于中国艺术生态中的理念化倾向,这种展览方式都是一种“逸出”状态。《线索》因此选择了一种编年史的方式,用故事转述尽量铺开展现每个人的线索,考察关于社会背景与艺术家个人生活、艺术历程、艺术创作的偶发与必然、艺术与生态的关系等,由此显示出一种更大指数的线索感和艺术生态的样本感。


王音 风景习作 19×24cm 纸上水彩 2011

以5年时间为界,四位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出现了新的探索和方向:

策展人舒可文接受采访时说道:“第三次‘线索’展,我们可以看到每位艺术家的创作越来越明确。”方力钧在近5年时间里,在保证明确的自我意识的基础上加大了水墨和陶瓷的利用,展览现场展出了一些方力钧烧制的陶瓷小稿,由于陶壁极薄,烧制完成之后部分作品边缘爆裂,在师傅眼中失败的作品,艺术家将这种形态原样展示了出来。
王音风景习作

王音在梳理近现代中国艺术以及新中国新油画的历程中,重新开始身体力行早年熟悉的写生,其创作都是取自庭前院落,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小景,呈现了其近几年来对艺术的观察和练习方式。

萧昱 高速 尺寸可变 装置 胶带 2011

萧昱 竹子No.1 750x430x298cm 雕塑 竹子 2010

萧昱 风景No.3 绘画 垃圾袋、胶带

展厅入口处是萧昱的作品《高速》,无数红色的胶带向地面、房顶和地面铺陈蔓延开来,具有强烈的艺术语境的代入感;他的作品《风景No.3》。以垃圾袋、胶带为媒材,却产生了绘画一般的画面效果,萧昱常以轻松幽默和诙谐的方式表现着世界的很多终极话题,超出人们的想象。他还选择具有东方符号的竹子作为艺术材料展开了对传统美学的回望和当代艺术的反思。

杨茂源 曼陀罗 骆驼 No.1 225x175x300cm 骆驼标本,牛皮,橡胶气囊等,2014

杨茂源从曾经考察塔克拉玛干沙漠、罗布泊以及楼兰古城遗址的经历中挖掘出对文化根源与生命内涵的表述。

方力钧 2013小稿 3.5x3.5x3.5cm 陶瓷 2013

杨茂源 窟野河 22x33cm 艺术微喷 1991

策展人舒可文在文章中称,2005 年的《线索•1》首先是从文本开始的,我们对40年的社会生活以大事记的方式做了一个罗列,四位艺术家对自己的40多年也做了一个生活、学习、工作的流水账。通过排版,把这两条线索并列地对照起来,四个人出现的先后也是以他们的年龄为序。同时在空白空间完成了一个近作展览。到了2011年,相隔5年,尤其是在那个艺术新闻最火热的5年,他们各自的工作或推进或变化,都提醒着大家再做线索的想法。5 年,似乎也是一种顺其自然的阶段划分。所以2010 年我们做了《线索•2》,这个文本按年度梳理了他们分别在每一年的工作和谈话,以及来自各方面的反响和评论。标题还特别标示了“各行其是”,以区分于“艺术小组”式的团体。这次展览在品画廊完成,展出了一些新作。
杨茂源作品

2016年,又是一个5年过去了,我们都希望能够尝试着延续这样一种方式。其中既包含着他们在艺术实践中的心得,同时又逸出艺术同行的志趣。虽然作为艺术家,每个人都会有各自的问题出发点和焦点所在,而在日常作为中,弥漫着的艺术行动的内驱力,必会携带着历史意识的一系列强大信息和一方水土的经验,以及某种承诺。这使他们之间的对质成为一种伦理责任。由于有相互之间的对质,多重线索的汇聚就不表现为任何一种最后形态,虽然以时间为轴展开叙述,但并不依赖时序演变的观念,而意在生长空间中的感受。这种线索可能需要一个相对长期的持续,它的内在基因才将会被显示,而不是以某种理念被说出。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12日。


  • 博客
  •  | 
  • BIAP
  •  | 
  • Facebook
  •  | 
  • Twitter
  •  | 
  • 微博
  •  | 
  • 微信
  •  | 
  • 豆瓣
  • 注册
  •  | 
  • 登录
  • © 北京站台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京ICP备1201974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