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做画廊是另一种方式的做“艺术”
即便快乐,“非营利机构”仍然让陈海涛、孙宁背负着极大的压力。2006年,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升温,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站台中国”宣布转型。
2006年4月29日,同样来自鲁迅美术学院的孙宁和付晓东,共同策划了“上房抽梯当代艺术展”,在这个展览中,李大方、王兴伟、秦琦、李威、王宁德、郑强、吴光宇、杨大志、吴薇、尹智欣、贾蔼力、赵亮等艺术家第一次以“东北艺术家”的群体名义亮相北京,通过探讨有“地域特质”的东北艺术家表现出来的“近乎于邪气的桀骜不驯的异质气息”,首次讨论了风行于当时体现为“广州商业消费的恶搞、上海小资品味的精巧、江浙传统文人的意境、四川市民流行的狂欢、北京精英的严肃精深”之外,始终“无法从政治集权社会过渡到商业掌控的经济社会”的东北背景下,“比较少大规模的学术性的艺术活动和艺术思想的沟通和交流”,“古典的样式和苏俄派的写实主义传统依然把持着学术劝慰和主流”的东北艺术环境中,“沉思与生活而不是活跃于生活”,不为市场创作而专注于内心情感的抒发,有着“深厚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又不乏“对学院体系的依赖”,只能在“既定和有限的范围里”使生活获得些许乐趣的东北艺术家群体——显然,即便转型为“商业画廊”,站台中国仍然没有完全摆脱“艺术理想”对画廊的“牵制”,而这一个东北艺术家的联展,也延续了站台中国与东北艺术家的密切关系,以及后来陈海涛决定的从绘画角度对当代艺术的深入挖掘。
来自东北的鲁美系、绘画性和影像,站台中国在十年历程中,在发掘与挖掘、介绍与推广等多个角度,完成着一个有理想的画廊为“当代艺术”最有力的付出。一方面,站台中国对实验性艺术的关注决定着他们对青年新锐以及新艺术语言的敏感,另一方面,做事认真的站台中国既然选择了“艺术理想的延伸”,从骨子里就对“艺术”坚守自己的见解和方式。站台中国更像是一个承载并呈现自我选择艺术的平台,在这里,人的属性被“团队”、“品牌”或“平台”的属性所替代,而展现的则是从属于整体的气质。无论是孙宁,还是陈海涛,都希望画廊可以实现更多角度与层面的探索,呈现更多艺术的可能性,而这种探索与呈现,对于站台中国来说,持续的推进去、走下去责无旁贷,并义无反顾。
对于陈海涛和孙宁来说,做画廊就是在延续自己的艺术身份,画廊就像是作品,要有艺术观点,更要负责任。而显然,站台中国这件“作品”内涵丰富而质感强烈。翻开站台中国的展览目录,我们可以看到站台中国在不同的阶段,都执着的保留自己当时的主线。譬如“边界线”的持续推进,被广泛视作站台中国在影像艺术角度的持续探索,而对“绘画性”这一主题长达三年的持续、反复讨论,则是站台中国认真精神的最佳诠释。在最为“浮华”的时光里,站台中国略显保守的“绘画”探索,在事实上是在履行一个画廊对一个行业的职业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