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港顺的超文本
刘港顺的超文本
顾振清
2016.08

对刘港顺而言,历史文本既是一个思想的源泉,又是一座语言的富矿。刘港顺的绘画语境其实是一个串联、整合中西文化史、美术史上各种不同图像和文字信息的文本之网。文本和超文本,其实是刘港顺作品不同的媒体介面。超文本不但显示了各种文本自身的表象和内涵,而且还彰显出标语文本与图像文本之间相辅相成的关联内容,即传统意义上的上下文关系。1990年代以来,刘港顺不断以个体的经验和身心蜕变的感受,观照并回应中外现当代艺术的交流语境。他通过不断积累的作品架构起一种极具个人色彩的图文链结的超文本视觉形态。刘港顺的超文本视觉系统超越波普语言和观念绘画,构成了中国转型期社会文化现实下一种开放式的艺术语境。超文本给了文本以非线性的组织和积累。无论文本的交互连结,还是介面切换中的文本动态转移,刘港顺作品各种图文信息节点之间相关性链接,几乎都拥有独特的逻辑结构和语义关系。刘港顺的超文本系统其实是艺术家有效梳理中国当代艺术在历史时空中弥散、碎片化的图文信息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在全球化条件下,刘港顺呈现并展示的超文本语境,批判并激活了当代艺术在中国本土发展、演化的历史图景。这其实是一个艺术家身处中国社会情境之中的一种沉潜而自觉的文化担当。


刘港顺是一个以艺术实践来认证知识、确认自我的艺术家。在刘港顺视野中,既有知识本身都需要自身经验的验证、过滤和评判。因为大部分知识会过时,或已经过时。很多学来的知识会被迅速遗忘,或在使用时被记忆障碍屏蔽。刘港顺深知,知识本身并没有力量。艺术家的力量并非来自于知识占有和艺术史精通,而是源自他对于既有知识的活学活用,源自他面对艺术史文本的感知、洞察、借鉴和创造。艺术家将学习与创作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激发自身反思、批判、修正、改进既有知识的经验,乃至激发自主创新的经验,从而提高自身能力。在画面上,刘港顺不断把既有的知识范式、美术史范本拿来操练和篡改,从中认知、消化文本价值,获取多种不可替代的私人经验。在创作实践中,刘港顺越来越擅长既有文本的再现和再造,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超乎寻常的自制力、判断力和专注力。刘港顺以入戏极深的方式把握、玩味文本改造所承载的当代艺术精义,不断探知并修正文本与语境、趣味共同体、时代精神等要素的复杂关联,从而不断刷新自身艺术家身份的获得感和存在感。刘港顺作品的超文本形态所显示的,不仅是一个当代艺术家的担当和情怀,更是一个社会文化批判者的理性人格。


相关作品

寻隐者不遇
寻隐者不遇
布面丙烯
100x100cm
2014
一切归于尘土
一切归于尘土
布面油画
160 x 200 cm
2011
一切都归于寂静
一切都归于寂静
布面丙烯
180 x 210 cm
2010
未来是幽灵
未来是幽灵
布面丙烯
160 x 160 cm
2010
+
+
+
+
  • 博客
  •  | 
  • BIAP
  •  | 
  • Facebook
  •  | 
  • Twitter
  •  | 
  • 微博
  •  | 
  • 微信
  •  | 
  • 豆瓣
  • 注册
  •  | 
  • 登录
  • © 北京站台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京ICP备12019741号-2